京西智行深圳工厂投产,让主动悬架技术惠及大众
随着京西智行深圳工厂投产,主动悬架技术将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
3 月 13 日,京西智行张家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举办了盛大的工厂落成庆典,同时正式投产京西 MagneRide? 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志华,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首席专家赵永强等当地政府要员、行业专家,以及企业负责人、合作伙伴、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京西智行具备强大的磁流变悬架系统研发与量产能力,其深汕工厂成功实现了磁流变悬架系统在国内的首批量产。今年,深汕工厂的产能为 60 万支磁流变减震器,初期可为 15 万辆车提供配套服务。未来几年,工厂计划将产能提升至能为 150 万至 200 万辆车配套的规模。这不仅有助于车企提升产品性价比,还能让更多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高端智能化配置,真正实现科技普惠大众。
京西智行全球首席执行官刘喜合表示:“我们始终秉持科技普惠的理念,为提升智能汽车底盘性能提供全新的国产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底盘产业升级。接下来,我们还将进军国际市场,把中国生产的磁流变悬架系统提供给更多全球车企,并应用到更多车型上。”
当日投产的京西 MagneRide 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性能卓越。它拥有出色的阻尼调节能力和全方位的车身控制性能,能在 1 毫秒内根据实际需求产生数千牛的阻尼力,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性与舒适性。该系统压缩和回弹阻尼力对称的特点,尤其适配车重较大的新能源汽车,既能稳稳支撑车身,又能为驾乘者带来舒适体验。
战略布局,构建产业新生态
京西智行深汕工厂占地 6 万多平方米,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当下,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大力打造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京西智行的入驻,不仅是企业自身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更强化了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京西智行深汕工厂总经理魏爱军称:“全球超 1000 万支装车量验证的技术底蕴,已在我们深汕工厂释放新能量。京西智行已成功迈出磁流变技术本土化的关键一步,必将引领和推动高端汽车底盘技术在中国市场的重大变革。”
深汕工厂是京西智行在国内的第 6 座生产基地,集规模领先、智能生产、绿色发展等优势于一身,也是京西全球 10 座生产基地中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基地之一。其核心任务是实现第四代 MangeRide? 磁流变悬架系统在国内的规模化量产。
京西智行第四代 MangeRide? 磁流变悬架系统将智能算法与高精度硬件深度融合,能以每秒 1000 次的超高频进行调节。该系统可依据传感器数据,实时分析路况、车身及驾驶状态,动态调整阻尼,优化车辆操控性与舒适性。此外,其标准化硬件只需通过软件调节,就能改变阻尼特性,支持平台化通用,适配不同车型。
智能制造,践行绿色发展
京西深汕工厂采用全价值链数字化方案和关键工序自动化控制。全产线配备 AI 工业相机识别的防错系统,核心工序 100% 精准追溯,确保每支减震器都达到行业顶尖标准。工厂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系统,覆盖从订单管理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实时监控质量、设备状态、生产效率及进度。自动化立体仓库、立体货柜,结合 AGV 和 ARM 物流设备,形成智能化物流解决方案。
工厂屋顶铺设了超过 26000 平米的光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达 3 兆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 3000 吨。工厂计划在 2027 年实现 100% 绿色净能源使用,为京西智行的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助力。
科技普惠,迈向全球市场
京西智行通过国产化磁流变悬架系统,推动智能底盘技术普及,并凭借高性价比产品进军全球市场。目前,京西已与多家头部车企达成合作,每年可为约 40 万辆整车提供配套,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国产技术的认可。
在之前的磁流变国产化发布会上,京西智行发布了 “磁流变元年宣言”:一是实现零部件与制造能力 100% 国产化;二是在一季度实现量产,首次赋能中国纯电平台;三是价格低于电磁阀悬架。京西智行将为全球车企提供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加速智能底盘技术的普及。
依托深汕合作区的政策与区位优势,京西智行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全产业链集群,构建世界级主动悬架供应链。
展望未来,京西智行第五代磁流变悬架系统正在融合 AI 算法与车路协同技术,有望实现从 “适应路面” 到 “主宰路况” 的颠覆性突破。京西智行将与车企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凭借尖端技术抢占未来智能出行的高地,助力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第一梯队 。
你对文章的语言风格、内容侧重点等方面若有新的想法,比如希望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或者让语言更简洁明了,都可以随时告诉我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